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微信公众号:禾沐心理

禾沐文集 RSS订阅

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(《每日新报》专稿)

2016-11-29 12:53| 发布者: 禾沐| 查看: 2647| 评论: 0

摘要: 禾沐 全息心理 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 by 禾沐 标题 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 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 四月,随着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,"分手代理"在网络上迅速 ...

 

禾沐 全息心理
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
by 禾沐

 

标题

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

结婚 你准备好了吗?

四月,随着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,"分手代理"在网络上迅速地蔓延开来。各个媒体的后续报道,铺天盖地的评论蜂拥而至,一时间众说纷纭。

有人说,婚姻是爱情的终点站。因为在刚开始恋爱的时候是无比的甜蜜,可时间长了,特别是结婚以后,那种心跳感觉就会慢慢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矛盾。于是,有的人开始寻找那久违的爱情滋味,宁愿换一个人也不愿去找出彼此间的问题所在,而更多的人是在忍受甚至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……

"爱情"是什么?面对"爱情的终点站",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理准备呢?

放下心中的照片在阿建和小柯吵架事件中,很明显可以看出:在阿建的心中有张照片———照片上的女孩子应该是很少和男孩子讲话的;照片上的女孩子在他不开心的时候,应该放下手中的事,过来安慰他。不应该在他不开心的时候还和其他男孩子开玩笑……这些都只不过是阿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,但他所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活生生、有着独立意识的人。人在成长过程中是会变化的,但他心中的"照片"却是很难改变的。这样一来对方与照片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,坚持"内心照片"的阿建只会变得越来越痛苦。

我们在成长过程中,逐渐形成一个"理想对象应该是怎样"的概念,这包括外貌、语言、行为、态度、对事物的反应、心态、个性、兴趣、习惯,以及对人生的期望等等。长期积累下来,我们在心里就会有一张照片:男的是"白马王子"的照片,女的是"白雪公主"的照片。总而言之,不管自己能否做到,而对方一定要像照片里的人一样"完美"。然后,无论男女都会凭着心里的照片去寻找另一半。他们千辛万苦地找寻,终于找到了一个和照片差不多的人,以为就此结合就会有幸福快乐的一生。而实际上,在恋爱阶段里,双方都会尽力地迎合对方、讨好对方,这样会使双方都产生错觉。一旦进入婚姻程序,很快他们就会发现,原来看到的优点和对方的承诺正在消失,而本来没有注意到的缺点却显露出来。接着他们就会开始抱怨,然后不断地要求对方改变。双方的冲突不断地发生。

因此,我们内心的照片只可以用作开始寻找对象的标准,当你已经遇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时,要懂得将照片放下。凭那个人本身的条件,认真的思考一下:她/他能否与你一起在漫长的岁月里,共同创造美好的人生。同时要从对方的身上找寻比"照片"上更有意义,更能促进情感和谐的优点。这样才能逐步地将理想中对另一半的憧憬转化为对爱人的情感。

"爱"并不等于"拥有"

大家经常可以听到像这样的话:"你必须爱我,因为我是那么爱你!"、"她是属于我的!"、"你是我的!"……这其实是在假"真爱"之名,行"企图控制对方"之实。因为"爱一个人"不等于你"拥有了这个人"。没有人可以"拥有"另一个人。究竟"爱一个人"给了每个人怎样的权利呢?

"爱一个人"只给你为对方做一些事情的权利,并没有给你控制对方的权利。当一个人错误的认为对方已经被自己"拥有"了,他就会很自然的认为自己的地位比对方高、有权控制对方、可以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等等。这种控制在初期或许有可能让对方觉得有一种"归属感"和"幸福感",但随着交往的加深,最初的激情会慢慢变淡,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过程中,那对自身空间、权利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,这会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压力。在由"幸福感"到"禁锢感"变化的同时,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反抗,使得双方关系会越来越紧张,终究有一天会完全地爆发出来。

在小柯和阿建的问题上,阿建认为自己那么爱小柯,小柯不应该还像以前一样。阿建的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认为爱一个人,就有权利要求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必须服从自己的意愿,把爱当作控制别人的一个工具。本来很崇高的爱情一下子变成了一根廉价的绳子。当迷乱的激情过后,对方会很自然地要逃离这份控制。小柯提出和阿建分手的时候并不表示她不再爱阿建,而是不想再被阿建控制。这一点仅凭阿建承认错误是解决不了的。单纯的承认错误只会让小柯觉得阿建是在对她承诺将来不再这样做。所以,一旦再出现这样的事情,他们之间的战争只会比这一次爆发得更加厉害。阿建要想改变两人之间的状况,首先要改变自己。

爱情的致命伤:不肯改变在诸多可以影响婚姻、情感的因素中,不肯改变的缺点是最无药可救的。有这种缺点的人,不会理会其他人的感受,也不管这样下去对自己和别人的伤害会有多大,更会拒绝所有的建议、劝告和恳求。最后的结果不是让身边的人离开他,就是和他一起掉入无尽的痛苦深渊。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坚持"我就是这样的"。如果谁要与我合作,就必须接受"我就是这样的",必须向我看齐,必须不能有怨言。为了维持"我就是这样的",这种人不惜牺牲每一份人际关系、每一个工作和每一次机会。他会说"我就是这样的,大不了换个工作"而失去了一份工作;他会说"我就是这样的,大不了分手离婚"而失去了一段姻缘。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少,新交的朋友也会因为他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而离开他。

如果和这种类型的人发展出感情关系,这段婚姻会很辛苦。结果不是分手就是一起度过一个绝对没有快乐的人生。有这种缺点的人多数是因为幼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欠佳,在成长过程中未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,觉得自己不被接受。因此,这样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受潜意识驱动去破坏原本美好的人际关系、工作机会和情感生活。当然,这个缺点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决的。关键在于有此缺点的人能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。

在小柯和阿建的问题上,他们二人其实也存在着这样的缺点。虽然两个人相恋了两年多,可依然时常为同一个问题争吵。这充分地说明,尽管这个问题对于双方都产生了极大的困扰,并且双方也都试图解决。但遗憾的是,他们一直采取了一种没有效果的沟通方法,并在两年中的时间里不停的"死循环",并各自坚持"我是对的"。甚至有些幼稚的认为两人的分歧是可以通过时间来磨合。更自私的觉得如果对方爱自己的话,就应该为自己改变。

我记得我曾问过我的一位老师何为智慧的问题,当时他是这样告诉我的,"当你接受的足够的时候,你就有了足够的智慧。"当一份你所期待的姻缘来临的时候,你所要做的是做一些积极的努力,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和谐,共同创造成功快乐的人生。作为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,在这个时候,双方都要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、让步,尤其是在一些固有的观念上。除了几点即便是放弃婚姻也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以外,其他的都可以适当的降低标准,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空间和爱。而当对方在一些场合的做法无法达到你的标准的时候,你也不应该做第一个去批评他/她的人。两个人在一起时,如果不认真的去思考如何让两人的交往和生活变得更快乐、更有意义,并付诸行动,

而固执己见,那么"你+我"永远不会等于"我们"。

出处

本文发表于《每日新报》

返回顶部